从碳博会看懂碳中和“加减法” 世界新要闻

来源:台海网 时间:2023-06-13 11:54:39

从碳博会看懂碳中和“加减法”(主题)


(相关资料图)

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各种“零碳”展示层出不穷,但多数通过购买碳排放量的形式实现。然而,要想真正实现社会面整体碳中和,购买碳排放量远远不够,更依赖于脱碳增能“一加一减”以及日常点滴中的减碳行为。记者在上海碳博会不少展台发现,传统行业在深耕“老本行”的同时,拥抱新能源的脚步正在加快。近年来,减碳增能的双通道取得了不菲的成效。

减法:更绿的生产线

作为脱碳的“大头”,能源、化工、制造行业向来是碳中和的重点领域。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碳排放总量的40%,预计未来将趋于稳定。

火力发电行业流行一种说法:“每度电降低10克煤耗就是新一代技术”。早在2011年,申能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的煤耗指标已全球领先,当时创下1千瓦时电量煤耗276克的世界纪录。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这一世界纪录再度被刷新。作为全球单机容量最大、能耗最低的火力发电项目,申能安徽平山电厂二期项目的135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额定工况供电煤耗仅249.31克/千瓦时。相比国内同期建设的机组,其供电煤耗进一步下降约15克,全年可节约煤炭10.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8万吨。

看似高污染的火电,如今正朝着低碳的“绿电”之路缓缓前行,同样背负减碳压力的化工行业,也在探索更绿色的生产线。

在巴斯夫展台上,传统的蒸汽裂解装置被电气化改造,有望实现至少90%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据介绍,蒸汽裂解装置将碳氢化合物分解成烯烃和芳烃,需要将炉内温度升至约850℃,目前主要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实现加热,这也成为巴斯夫碳排放最高的生产环节,每年二氧化碳排放超过300万吨。

即便是在高度电气化、自动化的汽车制造业,减碳仍有大量操作空间。立邦汽车涂料事业部产品运营总监王琛俊告诉记者,在汽车制造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中,涂装工艺是耗能最大的环节,约占整个汽车生产耗能的70%,因此减少涂装环节“加热减量”(涂料烘干过程中的耗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课题,比如超低温电泳相较传统烘烤工艺降低20℃—40℃,在燃料、电力、辅材方面减少了20%的能耗,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挥发性有机物,大幅减少生产环节中的碳排放量。

加法:新能源的想象力

上海碳博会开幕当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荫凯表示,当前我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达50.9%,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下转5版

(上接第1版) “我们在迪拜的950兆瓦光热光伏复合发电项目,可实现太阳能24小时连续发电。”上海电气的展台上,这一项目的沙盘被围得水泄不通。众所周知,光伏发电依靠太阳能无法实现连续发电,但是上海电气这一电厂在白天通过太阳能将熔盐加热到最高595℃高温,夜间再通过熔盐储存的热能带动水蒸气发电,最终实现“24小时太阳能”。

据介绍,该项目光热部分共700兆瓦,由100兆瓦塔式和3台200兆瓦槽式光热机组组成,总占地面积44平方公里,相当于6162个足球场。机组运行后,槽式机组在夜间或不良气候条件下,储存的能量可满足最长13.5小时持续发电,塔式机组在夜间或不良气候条件下,储存的能量可满足最长15小时持续发电,年减排二氧化碳可达160万吨。

光伏的想象力远超于此。

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规模达112.82万辆,位居全球城市第一,背后离不开充电网络设施建设的支撑。据国网上海电力介绍,上海全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抄表电量今年已两次创单月历史新高。

如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愈发高涨的充能需求?国家电网展示了未来的“光伏智能道路”,将城市道路本身变成光伏电站,新能源车在驾驶过程中可以持续无线充电,届时,新能源将成为城市基建的重要一环。

溢价:更普惠的碳中和

施耐德在最新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减碳整体呈现三大趋势:第一,企业减碳意识大幅提升,2022年制定明确碳中和目标的受访企业比2021年提升15%。第二,企业减碳动力正由外压转向内生。2021年,高达90%的受访企业减碳是受政策和监管的外部压力驱动;2022年,66%的受访企业减碳来自内生动力。第三,可持续不仅是成本更是投资,66%的受访企业认为,减碳可以提高产品溢价。

由此可见,碳中和带来的不仅是环保意识的觉醒,更有实实在在的利益。以施耐德电气自身举例,在其全球营收中,带来积极气候影响的产品或者解决方案所创造的收入已经占到公司总收入的70%以上。

对此,联元智能CEO黄伟的感受尤为深刻,在利用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大数据结合接入企业和园区进行碳资产管理时,企业参与一开始并不积极,可是将企业节能减碳的需求打造成虚拟电厂等形式,“在用电最高峰,企业仅需将空调上调2℃,不仅节约了工商用电费用,电网还能补贴上万元,这么一来,企业的积极性很快就调动起来,减碳的目的也达到了。”

这些变化,在上海碳博会上早已屡见不鲜。

百威与誉硕能源合作的佛山工厂首个并网运行储能项目,打造了一个可再生电力循环使用的闭环解决方案,成为百威全球和中国啤酒行业的第一个案例,因此誉硕能源的储能电池项目获得了世界银行的第一笔贷款。

弗若斯特沙利文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物流包装市场规模约为7600亿元,其中90%以上的包装都为一次性物流包装。上海重点培育独角兽企业箱箱共用通过物流包装的循环利用,去年减少了6000万只一次性包装物,减少近16万吨碳排放量,由此实现2亿元D轮融资。(记者 查睿)

X 关闭

从碳博会看懂碳中和“加减法” 世界新要闻

从碳博会看懂碳中和“加减法”(主题)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

2023-06-13

深圳市云端学校智慧教育新启航

中国教育报讯(通讯员刘文玲常雨萌记者刘盾)近日,深圳市云端学校总部

2023-06-13

快资讯丨厦门公共场所AED超千台 厦门地铁BRT车站将实现全覆盖

厦门市红十字会培训师现场进行急救培训。记者陈理杰摄昨日上午,在中国

2023-06-13

抢抓万亿级合成生物市场先机,深圳未来产业如何跨越“死亡谷”?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快资讯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深圳报道近年来,在各大商场、机场等公共场所

2023-06-13

【世界新视野】新官上任 未来土耳其经济政策如何变化?

连任成功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近日在首都安卡拉宣誓就职,随后进行了一

2023-06-13

天天快报!韶关唯一!南雄瀑布灌区成功入选国家级节水型灌区

广州日报记者今天了解到,水利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公布节水型灌区复

2023-06-13

Product of Thailand,苹果 Mac Pro 新增泰国产品标签

根据FCC披露的文件信息,苹果新款MacPro虽然仍在美国完成组装,但产品

2023-06-13

常州全市水域监控服务网正式上线试运行 每日简讯

6月9日,“常州市江河海交通管理一体化新型服务模式”创新工作项目建设

2023-06-13

天天简讯:苏州首家苏绣行业“家门口”就业服务特色站揭牌

12日,苏州首家苏绣行业特色就业服务载体——匠心精承“家门口”就业服

2023-06-13

石屏野生菌抢鲜上市! 全球速看

什么是云南人必不可少的舌尖美味?菌子可谓当之无愧。随着几场大雨的来

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