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雷晶 张玲珑 尚紫荆)“有没有同学想上来体验一下操纵杖头木偶?”近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该校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邀请国家级非遗项目“武汉市杖头木偶戏”传承人来校参与“中华才艺”开放课堂活动。
身姿翩翩、裙袂飘飘,国家二级演员、武汉杖头木偶戏第六代传承人胡涛灵活地操纵木偶,一抬一放、一转一跃,为师生带来娇媚万千的《贵妃醉酒》。
“我们表演所用的木偶由头、命杆、胸腔、手、手杆、内衣和外衣组成,表演者通过操纵命杆和两根手杆进行表演。”胡涛向在场学生介绍道。武汉杖头木偶戏的第七代传承人宁一烨、彭沙莎以杖头木偶中独特的“大水袖”表演形式,带来了经典剧目《化蝶》片段。两只彩蝶在年轻的传承人手中翩翩起舞、追逐缠绵,生动地再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飞升的经典情节。在场师生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中,不时发出惊叹。
“有谁想上来试试吗?”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上台体验杖头木偶的魅力。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木偶中心的艺术家们陆续拿出长袖舞女、梁祝人物、吉祥娃娃等不同类型的木偶,让学生尝试操纵。
“手要抓稳”“要用巧劲”……传承人们在一旁认真地指导学生。“我感觉要掌握杖头木偶戏真的很不容易,既要有舞蹈功底,又要会戏曲表演。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不仅让我们亲眼见识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能让杖头木偶戏文化在校园内传播,起到保护杖头木偶戏文化的作用。”音乐舞蹈学院研究生乔晓倩了解到有“非遗”进校园的开放课堂后慕名而来。
“通过开放课堂的方式,将高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结合起来,让当地优秀的文化遗产走进校园,与学生亲密接触,让他们在参与式的学习体验中对我国的传统工艺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何红一笑着谈起举办活动的初衷。
作者:记者 程墨 通讯员 雷晶 张玲珑 尚紫荆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22日第3版 版名:新闻·学校
X 关闭
1、1920年到1929年20世纪就是1900到1999年20年代就是10年那时中国正好是五四运动之后。本文到此分享完毕
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文献《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前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浩瀚星空;在海派文化之源百年书香之旅里触摸宇宙魅力丈量岁月过往
据美联社和英国广播公司(BBC)最新消息,苏丹军方22日表示,正协调使用军机帮助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外交官和公民撤出该国,将“在未来几小
今天“世界地球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与蚂蚁集团启动战略合作:由蚂蚁集团在三年内再捐资1亿元,通过公益项目“蚂蚁森林”支持浑善达克沙地
证券时报e公司讯,记者获悉,4月20日,广州恒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恒运储能公司”)与广州智慧用电与城市照明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