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播:地产见底——2023年1-2月中国经济数据评论

来源:江苏经济报 时间:2023-03-16 18:43:46

2023年1-2月中国供需两端的主要经济指标中,除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和进口外,其它指标的同比均较2022年12月的回升。中国经济从防疫模式向常态化回归,多地按“三年项目两年干”的原则去推进重大项目施工,春节返乡人员增加释放一部分积压的消费需求,房企融资政策逐步落地,推动餐饮收入、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均有亮眼表现。不过2023年1-2月中国经济较快恢复,和2022年11-12月疫情期间被抑制的需求短期集中释放有关,与之相对的是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因此政策有必要继续发力,夯实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创新低

2023年前两个月工业增加值同比2.4%,前值1.3%。季调后2023年1月和2月的工业增加值环比分别为0.26%、0.12%,都明显弱于季节性,可能的原因:一是1月疫情仍在多点散发,继续对工业生产活动有压制;二是出口同比负增长,而内需又处于疫后恢复阶段,终端需求并不强,影响工业企业生产意愿。2023年1-2月工业产销率只有95.8%,比疫情初期(2020年1-2月)还低1.6个百分点。

分工业门类看,2023年1-2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2.1%,仅略高于2022年11月的2.0%,表明尽管国内疫情已明显好转,但制造业生产恢复偏慢。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从前值2.8%下降至0.5%,创2018年9月公布数据以来的新低,出口低迷是主要原因。随着内需逐步恢复,我们认为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将继续回升。2023年1-2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从前值4.9%小幅下滑至4.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从前值7.0%较快回落至2.4%。

地产见底

2023年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5.5%,高于前值3.1%(2022年12月增速)和市场预期值3.3%。其中,制造业和基建投资的同比,分别从2022年12月的7.4%和10.4%,提高至8.1%和12.2%。房地产投资同比,从2022年12月的-12.7%大幅提高至-5.7%,回升幅度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值。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资产投资中除制造业、房地产和全口径基建投资外的其它投资,其同比从2022年12月的-2.6%大幅提高至8.8%,对固定资产投资整体的影响从拖累0.5个百分点,变成正向拉动1.9个百分点。

全口径基建投资同比高位回升。基建三大门类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从前值17.1%提高至25.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同比从前值-1.2%提高至9.8%,不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同比从22.7%较快回落至9.2%。年初专项债集中发行,元旦后多地以“三年项目两年干”的原则推进重大项目,加之2022年通过政府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补充资本金的项目在今年继续施工,共同推动基建投资增速高位回升。考虑到国内消费内生性恢复的动力尚不足,2023年基建投资在扩大内需中将继续担重任,短期有望延续高增长。

房地产相关指标全线回暖,尤其是竣工面积同比转正。和2022年12月相比,2023年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的同比跌幅均大幅收窄,分别从-31.5%、-27.7%回升到-3.6%、-0.1%。投资完成额当月同比,也从前值-12.2%回升至-5.7%。2023年1-2月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的同比,较前值跌幅收窄均超过30余个百分点。竣工面积同比从-6.6%回升至8.0%,各项保交楼政策逐步见效,房地产到位资金同比从2022年12月的-28.7%,大幅回升至-15.2%。表征房地产业景气程度的国房景气指数,也已连续2个月回升,我们认为地产行业大概率已见底。我们坚持前期观点,认为在“保交楼”的推动下,2023年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拖累将弱于2022年。

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维持韧性。已公布增速的13个子行业中,近三个月它们的投资当月同比波动较大。和2022年12月相比,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化学原料、专用设备2023年1-2月的投资同比增幅都超过5个百分点,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纺织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的投资同比下滑幅度都超过5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疫情期间积压的制造业投资需求释放后,其能否持续高增长还有待观察,原因包括2023年出口同比中枢下移、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已降至低位等。稳定制造业投资对于2023年有效扩大内需至关重要。政策有必要继续发力,除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外,还可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自主可控等方面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释放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转型升级需求。

餐饮收入大幅回升

2023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5%,较前值-1.8%明显好转。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的当月同比分别从2022年12月的-0.1%和-14.1%,回升至2.9%和9.2%。国内防疫政策优化后,外出就餐、春节返乡的人群增多,带动餐饮收入同比跳升。相比于餐饮,实物性商品零售的消费环境受疫情的影响较小,因此2023年1-2月商品零售同比的增幅明显更小。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分行业看,2023年1-2月中西药品类的单月销售额同比最高(19.3%),疫情多点散发和甲流感染增多,带动了相关药品需求。石油及制品类的零售增速靠前,可能和今年春节返乡人员增多,令成品油的消耗上升有关。汽车销售低迷,2023年1-2月汽车类零售同比-9.4%,在已公布数据的各行业中增速靠后。我们测算显示,2022年各类刺激政策拉动汽车零售同比多增10.1个百分点,透支及透支带来的高基数,对2023年汽车零售的拖累开始显现。

(钟正生为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张德礼为平安证券宏观资深分析师)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世界快播:地产见底——2023年1-2月中国经济数据评论

2023年1-2月中国供需两端的主要经济指标中,除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和进口外,其它指标的同比均较2022年12月的回升。中国经济从防疫模式向常态化

2023-03-16

环球快讯:数万元买早教课“人财两空”!美吉姆紧急回应

课还没上完,早教门店突然倒闭了!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全国多地都出现美吉姆门店闭店,但消费者无法退费的情况。黑猫投诉平台截图,多地有

2023-03-16

每日看点!谦虚!王楚钦孙颖莎3-1夺冠,赛后不忘夸对手,苦了樊振东王曼昱

WTT新加坡大满贯赛的混双决赛已经结束,国乒主力组合王楚钦 孙颖莎3-1力克日本主力组合张本智和 早田希娜夺冠,四局比分11:2 5:11 11:9 11:8。

2023-03-16

快播:第133届广交会定于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3月16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今年春交会起,广交会将全面恢复线下展。第133届广交会定于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

2023-03-16

【快播报】3·15商场消费调研案例 | 上海合生汇: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二季度客流还将持续上升”

巨型海报上印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扫地机器人在商场里穿梭、平均1分钟有28个人进出商场大门……这是2月底的一个工作日中午,上海杨浦区五角

2023-03-16

世界热讯:新能源车主充电遇到过哪些问题?中消协发布调查报告

3月1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外发布《新能源电动汽车消费与公共充电桩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其中提到,站点少、不好找、桩不足是充电的主要痛点,

2023-03-16

微资讯!逐浪AIGC②丨别只盯着ChatGPT了 这波AI浪潮远不止于此

编者按:1956年,人工智能(AI,ArtificialIntelligence)的概念首次提出,迄今已逾六十载。60年来,AI历经了从爆发到寒冬、再到野蛮生长的历程

2023-03-16

盐城工学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攻坚行动

盐城工学院与企业签订“就业实习基地”协议。盐城工学院党委宣传部供图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全面深化校企合作,3月13日至14日,盐城工学院组

2023-03-16

每日视点!夏普将在2023年CES上展示带有MiniLED和量子点的120英寸电视

电视新闻继续从CES传来,这一次来自夏普,其新系列的AQUOSXLED电视机看起来将最新的电视技术扩展到高达120英寸的

2023-03-16

宝马PanoramicVision将帮助驾驶员将目光集中在道路上双手放在方向盘上

平视显示器(HUD)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第一个引入这种技术的制造商是Oldsmobile,在1988年推出了Olds

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