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个部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面向社会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需求,遴选了10个有一定基础、应用覆盖面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其中制造业居10个重点领域首位。
《方案》要求,研制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磨抛等机器人新产品,加快机器人化生产装备向相关领域应用拓展。在汽车、电子、机械、轻工、纺织、建材、医药等已形成较大规模应用的行业,推动专业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和软硬件产品在关键环节的应用。
同时,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打造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发展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系统,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
《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专家介绍,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关键指标。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报告,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在2021年的平均值为每万名员工141台工业机器人,中国以每万名员工322台工业机器人的密度位居全球第5。
记者从产业上下游了解到,工业机器人产业在2022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同时,产业上下游在技术突破、国内外市场拓展方面积蓄力量,具备拓展应用的实力。高工机器人预测,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增长速度在20%至25%之间。
《方案》甄选的其他重点领域包括: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方案》提出,到2025年,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为实现发展目标,《方案》要求各相关部门、各地方统筹政策、资金、资源予以支持,加大对机器人创新应用的投入力度。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表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制造业成本不断增加,制造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机器人。拓展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有助于解决用工难问题。发展机器人产业有利于打造我国制造新优势、推动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于打造制造强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X 关闭
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个部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面向社会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需求,遴选了10个有一定
民警和铁路沿线农户手持春联合影。韦芳摄19日,南京铁路东站派出所开展“铁警送福进农家”活动,通过送福、送平安、话防范等形式,把新春祝福
2023年江苏首场雪飘落。图为航拍雪后的洪泽湖畔老子山镇。 泱波 摄中新网南京1月19日电(记者杨颜慈)1月19日上午,江苏省气象台联合南京市气
我省各大医院医疗秩序基本恢复至常态急诊量逐日下降重症患者出院增多连日来,全省各大医院急诊接诊量连连下降,发热门诊接诊量也基本恢复至常
1、Lm集成块用于控制电路中的电压。2、LM四运放集成电路,采用塑料(陶瓷)封装,带双引脚。它包含四组完全相同的运算放大
在经历了10余年的低谷后,我国造船订单的暴涨为低迷的行业带来新的生机。据央视网最新消息,2022年,我国造船业的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
1、首先,GIF为了控制图片大小会加快速度,所以从真实游戏中可以看出,周琦的移动速度还是很慢的,至少是没有优势的。2、而
1月1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发布《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称,2023年电力消费有望增长6%,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